新闻中心
黄金价格承压下跌 投资者保持观望,黄金价格承压下跌 投资者保持观望的原因
一、金价失速背后的三重绞杀
纽约商品交易所的黄金期货价格在最近30个交易日内累计下跌9.2%,创下2021年3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。COMEX黄金主力合约在7月18日盘中触及每盎司1950美元关键心理关口时,遭遇超过2000手空单集中狙击,单日成交量较30日均值暴增137%。
这场看似突然的价格崩塌,实则暗含三个深层次的市场逻辑转变。
1.美元霸权再临的货币战争美联储在6月议息会议上释放的"鹰派彩蛋"持续发酵,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,市场对年底前再加息50个基点的预期概率已升至68%。美元指数DXY在突破103.5关键阻力位后,形成技术性牛市格局。德意志银行外汇策略团队测算,美元每升值1%,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将承压0.8-1.2%。
更致命的是,日本央行维持超宽松政策的决定,导致日元兑美元汇率跌破145关口,触发亚洲多国央行进场干预,这种货币政策的全球分化正在重塑黄金的定价逻辑。
2.避险资产的结构性位移俄乌冲突爆发初期,黄金曾单日暴涨5.7%,但当前局势出现微妙变化。瑞士海关数据显示,5月俄罗斯黄金进口量环比骤降42%,而同期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回补计划推动WTI原油重上80美元。这种避险资金从贵金属向能源资产的迁移,在CFTC持仓报告中得到印证:截至7月11日当周,基金经理削减黄金净多头头寸1.7万手,同时增持原油期货合约4.3万手。
3.央行购金的战略缓冲带世界黄金协会最新报告显示,全球央行上半年购金量同比下降31%,中国央行更是连续8个月暂停增持。这种官方层面的态度转变,与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.99合约持续存在的"期货贴水"现象形成共振。值得关注的是,印度黄金进口量在6月意外增长28%,暗示实物需求开始构筑价格缓冲,但孟买现货金价较伦敦基准价仍维持5-7美元/盎司的折价,显示亚洲市场承接力尚未完全激活。
二、十字路口的黄金投资法则
当金价跌破200日均线这个"牛熊分界线",华尔街开始流传"黄金十年牛市终结"的预言。但彭博行业研究通过回溯1971年以来的13个黄金熊市发现,平均调整幅度为28%,持续时间约19个月,而当前从2072美元高点的回撤仅13%。面对复杂局势,投资者需要建立三维决策框架。
1.技术面与基本面的共振验证1950美元不仅是2020年疫情爆发前的历史高点,更是斐波那契38.2%回撤位所在。伦敦金银市场协会(LBMA)的清算数据显示,该位置堆积着价值120亿美元的期权合约。若周线收盘能守住该支撑,可能触发量化基金的算法买盘。
但基本面的制约同样明显:美国10年期TIPS收益率攀升至1.8%,创2009年以来新高,这意味着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正在急剧上升。
2.政策预期的蝴蝶效应7月26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前夕,CME利率观察工具显示"跳过加息但保留选项"的概率达65%。这种"鹰派暂停"可能重演2015年的政策剧本——当时金价在首次加息后6个月内反弹17%。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央行可能的政策转向,若其放弃收益率曲线控制,或将引发全球债市动荡,进而重塑黄金的避险属性。
3.资产配置的黄金分割点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部建议,当前黄金在投资组合中的配置比例应维持在5-8%。对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,可关注上海金ETF(518680)与国债期货的负相关性,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3%时,黄金的套保价值将凸显。激进型投资者则可关注芝商所微型黄金合约(MGC),利用其1/10的标准合约规模进行网格交易。
历史总是充满黑色幽默:2020年3月金价暴跌时,没人能预料随后两年70%的涨幅。当前市场正在重估黄金的三大定价因子——实际利率、美元信用和地缘风险溢价。聪明的投资者已开始监测两个先行指标:上海-伦敦黄金价差是否转正,以及全球黄金ETF持仓何时结束连续13周的资金流出。
当这些信号出现共振时,或许就是黄金重拾货币属性的关键时刻。



2025-10-15
浏览次数:
次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