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白银价格短线突破关键支撑位,白银价格走势分析及操作建议
【白银价格暴跌背后的三重推力:技术面、美元与市场情绪的共振】
7月18日凌晨,国际现货白银价格突然放量下挫,单日暴跌3.2%,击穿22.8美元/盎司的关键支撑位。这个被市场视为"最后防线"的整数关口失守,犹如在贵金属市场投下一枚深水炸弹。技术派交易员们紧盯的周线级别上升趋势线被彻底击穿,日线图上赫然形成"头肩顶"的经典反转形态。
这场突如其来的破位风暴,实则酝酿着多重市场力量的深度博弈。
从技术面来看,白银自2023年二季度以来构筑的震荡箱体已持续12周。22.8美元这个关键点位,不仅是2022年9月低点与2023年4月高点黄金分割的0.618回撤位,更是200日均线与布林带下轨的共振区域。当这个技术要塞被空头大军攻破,程序化交易系统触发连锁止损指令,瞬间放大的抛售量能形成"多杀多"的踩踏效应。
CME白银期货未平仓合约数据显示,在破位当日新增空单量激增47%,表明机构投资者正在大规模建立空头头寸。
更深层次的驱动力量来自美元的强势回归。美联储7月利率决议释放的"鹰派暂停"信号,犹如给美元指数注入强心剂。美元指数DXY在决议公布后三日累计上涨1.8%,直接突破101关键阻力位。从利率期货市场定价来看,交易员已将美联储终端利率预期上调至5.5%-5.75%区间,这意味着年内可能还有两次25个基点的加息。
美元实际利率(10年期TIPS收益率)攀升至1.8%的十五年高位,使得零息资产白银的持有成本持续攀升。
市场情绪的逆转更值得警惕。全球最大白银ETF—iSharesSilverTrust持仓量连续11个交易日净流出,总持仓量降至14500吨的年内新低。CFTC持仓报告显示,截至7月11日当周,投机性白银净多头仓位骤减32%,创下2022年5月以来最大单周降幅。
这种"多翻空"的集体转向,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白银短期走势的悲观预期。更微妙的是,传统避险资产黄金与风险资产白银的走势出现明显分化,黄金/白银价格比攀升至88:1的历史高位,暗示市场正在重新评估白银的避险属性。
【破位后的白银何去何从?三大策略把握波动中的确定性机会】
面对白银价格的破位困局,投资者需要穿透表象看本质。当前白银市场正经历着"三重定价逻辑"的激烈碰撞:作为工业金属的供需基本面、作为通胀对冲工具的金融属性,以及作为投机品种的市场情绪波动。数据显示,2023年全球白银工业需求预计增长8%,其中光伏产业用银量将突破1.2亿盎司,但矿产银供给增速仅2.5%,这种结构性缺口为白银价格提供长期支撑。
然而短期来看,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时点的不确定性,仍是悬在白银多头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
对于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,我们建议采取差异化应对策略:
短线交易者:可关注22.3-22.5美元区域的超跌反弹机会。从斐波那契扩展位来看,当前价格已触及1.618倍下行目标位,30分钟图RSI指标出现底背离信号。但需严格设置22美元止损,防范空头二次发力。更激进的投资者可考虑22.8美元颈线位的回抽确认机会,若反弹无法有效站上该位置,则可顺势建立空头头寸。
中长线投资者:建议采用"金字塔式"分批建仓策略。在21.5美元(2020年3月疫情底上升趋势线)和20美元整数关口设置两档买入区间,每下跌5%加仓10%。需要特别关注COMEX白银库存变化,当前库存量处于4500吨的历史低位,若出现持续性下降,可能预示现货市场开始出现供应紧张。
对冲策略使用者:可构建"多黄金空白银"的配对交易。考虑到黄金/白银价格比已接近90:1的历史极值,该比值过去十年均值在75:1左右。当美联储加息周期进入尾声时,白银的弹性通常大于黄金,这种均值回归特性可为对冲基金提供套利空间。
值得关注的是,白银市场的波动性正在创造另类投资机会。白银期权隐含波动率指数(SLVIVX)飙升至35%的年内高位,较历史均值溢价40%。对于波动率交易者,可考虑卖出虚值看跌期权策略,在22美元下方设置安全垫,通过收取权利金降低持仓成本。数据显示,执行价22美元的8月到期看跌期权权利金收益率已达年化28%,这种"危机溢价"为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提供了特殊机会窗口。
站在更宏观的视角,白银的破位或许正在酝酿历史性机遇。回顾过去二十年走势,每当金银比突破80:1后,白银总会迎来报复性反弹。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,该比值触及84:1后白银在随后两年暴涨440%;2020年疫情初期比值升至124:1历史峰值,白银随后半年涨幅达150%。
当前市场环境虽与历史情境不尽相同,但极端估值的修复逻辑依然有效。聪明的投资者正在密切跟踪美联储政策转向信号、全球光伏装机增速、以及白银ETF持仓拐点这三大关键指标,等待重拳出击的时机。



2025-09-29
浏览次数:
次
返回列表